中國琉璃心賞卡  |   企業品牌
 
 
    二十年創作歷程
 
 

 

1996年,楊惠姍站在敦煌第三窟千手千眼觀音壁畫前,望著逐漸剝落即將消失的壁畫,希望能以琉璃材質立體重現第三窟壁畫,成為楊惠姍的「今生大願」。

1999年4月,中國敦煌研究院樊錦詩院長邀請楊惠姍在2000年藏經洞發現一百年紀念時,到敦煌展覽。楊惠姍開始奮起,雕塑第三窟千手千眼觀音壁畫立體造像。莫高窟現有編號佛窟,只有492窟。493窟是樊錦詩院長對楊惠姍的期許和鼓勵。

日夜不休工作了五個月之後,台灣發生九二一地震,那一尊高一百公分的泥塑原型,從離地一百公分的工作台,摔在地上,斷裂成數段,五個月的心血歸零。

一百公分,是現有窯爐可以容納的極限。兩天後,楊惠姍堆起塑泥,重新再起,沒有「進度」,沒有「時間」,沒有「尺寸」,沒有「完成」,面對這樣的覺悟,楊惠姍變得十分坦然。她可以連續雕塑三天的時間,不眠不休,直到她兩眼刺痛,她仍不休息。2000年5月,那尊新千手千眼觀音高一米六十公分,比摔裂的還要高出六十公分,在敦煌研究院展出。

 

這一尊千手千眼觀音是楊惠姍重新再塑的更大尺寸,高四米五,已在台灣台北、台中、高雄及新加坡、上海LIULI CHINA博物館展出過,估計超過三十萬人參觀,今年二月於台灣佛光山展出,參觀人數逾十萬人。

今生大願,是楊惠姍預備以十八年去努力的作品,從敦煌的佛教文化傳承意義上,是宏大壯觀的,然而僅就現實的塵俗價值上,更是艱困非常的。十八年、二十八年完成得了嗎?這已是楊惠姍今生畢生的大願,楊惠姍說:「我做不完,別人繼續完成。」

 

    千手千眼千悲智作品介紹 »

向上滾動

向下滾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