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工房創業之初,選擇「水晶玻璃脫臘鑄造法」作為創作的語言,是因為這個技法,和中國青銅器的創作語言一樣,這個民族的情感,決定了從琉璃工房一九八七年創業之後,自己的創作風貌,和今天「中國琉璃」的產業規模。
在當時,全世界只有法國一個工作室,能夠在創作上和產業上,成熟地運用這個技法。
三年半,琉璃工房為了研發這個技法,在時間和經濟上,面臨慘烈的挫折,僅是負債高達台幣七千五百萬。琉璃工房在楊惠姍的領導下,日以繼夜一步一步地摸索出這個技法的流程。
就在這樣的氣氛裡,驟然知道: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墓裡,著名的金縷衣旁,兩隻十三點五公分的琉璃耳杯,可能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以脫臘鑄造的高鉛玻璃,距今至少兩千一百年。
這是個讓琉璃工房既羞愧又震驚的事件。
羞愧的是;作為一個中國人,對於傳統的瞭解,我們如此無知。震驚的是;琉璃工房在今天挾著高端電子科技設備,付出如此高的代價,勉強知道一二的技法,二千多年前,老祖宗早已掌握。
中山靖王琉璃耳杯,對於琉璃工房,成為一個文化情感的歸屬象徵,同時是一個永遠不斷創作和學習的提醒。
一九九三年,琉璃工房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中國第一次琉璃藝術展,一方面從河北博物館借調了中山靖王琉璃耳杯,陳列在展場中央,文字標題是:「我們的一切,從這裡開始。」